漫道人生 发表于 2017-12-3 21:05:46

平遥古城(二)——平遥城墙

本帖最后由 漫道人生 于 2017-12-3 21:11 编辑

平遥城墙,由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城墙。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平遥三宝排首位。
下西门(凤仪门)
南门内城门
迎熏门(南门外城门)
护城河


日映南城
南城外晨练
世界文化遗产殊荣
上城墙通道
城楼: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代有时称“谯楼”。平遥城墙的城楼共有六座,创修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补修重筑,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 10.04 米。造型古朴、典雅 ,结构端庄稳健。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

炮台

铁铸更夫
垛口,宽 53 厘米,供守城将士射击。共3000个。
敌楼平面呈方形,占地10.24平方米,双层,四壁砖砌,硬山顶,筒板瓦覆盖,底层面向城内的一面辟拱券门,楼内设木楼梯,上层置楼板,楼上四面各开拱券窗两孔,有72座敌楼。

角楼:建于城墙四角上的楼橹 , 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角台是突出于城墙四角、与墙身联为一体的墩台。

城墙用青砖上有“平遥城砖”铭记


南门护城河桥西面的持铁矛铸铁武士
南门护城河桥东面的持铁戟铸铁武士
凤仪门瓮城:建在城门外小城 ,又叫月城 ,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平遥古城的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夹角(南门和下东门除外),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石块铺就城门道,日积月累,石块被车轮碾出深深的车辙。
下西门之取名“凤仪门”,似乎受到早年关于西门外有凤凰来朝的神话影响,“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来而有容仪,是吉祥的瑞应,令人进而想到德政惠民,国运隆昌。


马面与敌楼:“ 马面 ”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它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称。“马面”之设,既增强了墙体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卫战中得以消除战场的死角
西门
上东门“太和门”地处朝气方位,取生机盎然、保合太和之意
东门瓮城
平遥县城墙。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
点将台:位于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城墙顶上,现为砖砌高台。相传公元前 827年周宣王即位后,派大将尹吉甫率兵北伐猃狁,连战连捷,后奉命屯兵今之平遥,增筑城墙,并在此训练士卒,点将练武。
进出东门


北门(拱极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遥古城(二)——平遥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