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3|回复: 0

(转载)试说假民俗的成因与假民俗摄影的泛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9 11: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光,漫道人生 于 2019-11-19 11:38 编辑

试说假民俗的成因与假民俗摄影的泛滥
中国文化 华人号 19-11-16 07:34 阅读量:9.4万+

2019年10月27日,2019第四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精神的影像表达主题研讨会》在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天下凤凰大酒店召开。

一、引言
    所谓民俗,通俗地说就是民间风俗。它是泛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广大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弘扬、保护、传承下来的一种传统文化,也是祖祖辈辈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及习惯的总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广泛的社会群体性,是历史传统文化最典型的标志和元素,其中蕴含着各族人民千百年的农耕情结、人文情怀和精神追求。



民俗摄影,是改革开放之后新兴起的一个摄影门类,简而言之就是以民俗活动与民俗风情作为主要题材的一种摄影行为,对不同民族和群体生活习俗、生存方式、人文精神的事实再现,是对即将消亡或被遗忘的传统礼仪、民俗节庆、民俗事件及相关人物进行抢救性的摄影采访,它以拍摄、纪录与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遗产为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民俗摄影的本质是真实再现民族历史、诠释民族文化,真实性就是它的精神灵魂。



二十多年来,民俗摄影在中国大地到处“生根发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任何民俗活动现场均可见众多摄影人出没,民俗摄影已成为继风光摄影之后的第二大摄影题材,越来越多的摄影人参与到民俗文化的拍摄活动中来,甚至掀起了一股集体化民俗影像采集消费的浪潮。在表面看似“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有的摄影人的拍摄方式上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表层,并未深入到生活之中,挖掘出最能代表中华民俗文化的典型符号和特色元素;有些摄影者热衷于参加所谓的民俗摄影团,为了追求画面美感而专门拍摄假民俗、伪民俗。假民俗泛滥之下的假民俗摄影同时也在泛滥,而且还在继续盛行,有愈拍越烈之局势。



当下这种粗制滥造,谬误百出、不伦不类的假民俗摄影,大大加速了民俗摄影粗鄙化的进程,使民俗摄影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是徒有虚名。民俗摄影虚假化的潮流,这给原本已经虚假的民俗文化再以致命的冲击,它正在伤及中国民间文化的纯粹性,正在消解和损害中华民族的精神,并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常传承与健康发展。



二、假民俗形成的原因


当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冯骥才曾在电视上做过一个访谈节目,专门讲古村落的保护,其中透露 “每一分钟,都有文化遗产在消失。再不保护,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就没有东西留存了。”并呼吁“中国的古村落在这几年里全部沦陷了,也全部消失了! ”作为一位民间文艺工作者、中国古文化的保护者,冯骥才的呼声并不是信口开河,这是经过长期走访调查而得出的结论。



但是,在冯骥才的访谈节目中,他只是讲到了古村落的消失,没了古村、丢了乡愁。其实,比古村落消失更为严重的还有千百年遗留下来的民间风俗,一些历史渊源久远的,文化积淀厚重的、已经传承了千百年来的优秀民俗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或者是已经灭亡。



中国传统民俗一般发源于农村,遗留在农村,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伴随着新农村建设与城市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已经消失和逐渐消失最多是乡村民间古建筑;受改革新潮影响与思想观念的转变,正在迅速消失的是异彩纷呈的民族服装,一些流传了上百年的民族服装如今只有在舞台上看到;受经济大潮冲击破坏最为严重的是民间节庆,原生态的民间节庆已改变的面貌全非,不伦不类,而且大江南北基本一个模式,没有任何地域特色与民族特征。



真民俗消失,伪民俗泛滥。在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节庆活动中,包括各民族的新年节日、各地生产性节日、各种民间文娱节日、各种传统节日活动,以及其它与时令相关的民俗节庆节日,受经济利益冲击破坏的最为严重。最让人痛心地是,一些地方政府不是出于保护民俗文化的目的,挖掘整理民俗文化遗产,以民俗文化带动旅游产业,而是有预谋地破坏、糟蹋民俗文化,对一些优秀的民俗文化重新包装、拆卸重组,粗制滥造了一大批远离民间传统的假民俗,欺骗蒙混游客,这不仅混淆了人们对民俗的真伪判断,而且还破坏了民俗文化原生态的纯粹性。其结局是:民间的习俗没有了,传统的灵魂没有了,历史的文化也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支离破碎的躯壳在顽强地支撑着民俗这面大旗。严格地讲,当地政府部门就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破坏者。



所谓假民俗,是后人模仿历史而编造出来的一种伪民俗,它貌似民俗,但却是镶着民俗花边的赝品。这些人为制造的假祭拜仪式、假节庆活动,实为造假者为了公开售假而搭建的一个交易平台,跟古代祭典与传统节日没有任何的年代衔接与互联关系,其行为就是造假、贩假、出售假,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游客来了也就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经济收入,当地官员自然也就有了政绩。
如:全国各地举办的祭祖、祭孔、祭海、祈福、祈茶、祈丰收等祭祀大典仪式,开场都是一群古代官员打扮的男子手持笏板上场,再由扮演官员的主祭者宣读祭文,然后一群古装舞女绕场一周,最后再敬天敬地敬祖先……无论起源于何代,都是一个程序;无论在那个地方,都是一个模式;无论是什么民族,都是一样的服饰……这类祭拜仪式几乎没有任何年代之分,没有任何南北差异,粗制滥造,不伦不类,谬误百出,造假表演令人嗤笑,造假行为更令人发指,传统祭祀大典中的庄重感、神圣感、崇敬感就在这样的表演娱乐中消失殆尽,荡然无存。
再如被誉为“天下鼓乡”的湖南湘西德夯苗族鼓乐舞蹈。据说,苗鼓是苗族部落的象征,是苗家供奉的圣物,苗家祖先早年从北方迁徙南方的路途中,什么东西都可以丢掉,就是不能丢掉苗鼓。每当遇到生死存亡的重大事情需要做出决策时,就要击鼓祭祀,求神灵保佑。还有一个传说,苗家祖先的灵魂都是睡在苗鼓里,如果没有重大事情绝对不能击鼓,因为鼓声会惊动祖先的灵魂。这种传说虽然带有迷信的色彩,但也说明一个问题:苗鼓不是可以随便敲打的,这是一种传统禁忌与民族习俗。如今湘西苗鼓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声名远扬,几乎处处都有苗鼓表演,时时尽显苗鼓文化的艺术魅力,游客们在享受苗鼓乐趣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实惠。需要说明的是,这类苗鼓表演仅仅是一种旅游娱乐项目,不是真正的湘西苗家民俗,更不能代表苗族的传统文化,只有在重大节庆活动中的苗鼓表演才是真正的民间节庆风俗。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中国的民俗文化中蕴藏着巨大的财产。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在发展旅游业打造民俗村、以传统民俗风情招徕客源的同时,作为地方政府首先要考虑如何保持现有民俗的原生性和文化性,绝不能无中生有地制造假民俗,花巨资制造假的民间节日。2000年,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不知出于何因,举办了一个莫明其妙的“嬉水节”,竟敢对外宣称是“民间传统节庆”,不知“传统”由何而来?更为可笑地是这个“嬉水节”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等评为“中国最具人气的民间节会”。一个只办了十届的“嬉水节”突然就变成了“民间传统节会”,而且还是联合国评定的,这真是开了一个天大的国际玩笑。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嬉水节变成“摸奶节”,不断曝出的性骚扰事件使保亭知名度空前高涨,群体性的龌龊野蛮行径也让保亭臭名远扬,这就是伪造民俗节日带来的恶果。这种丑陋不堪、丑态百出的闹剧实为当地政府强加给黎族苗族同胞的假民俗、伪文化,其行为滑天下之大稽。

还有富有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长街宴,这原本是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昂玛突”节,哈尼人就在大街上摆酒席,上百张桌子排在一起,恰似一条长龙,全寨人同喝“街心酒”,长街宴也因此而得名,并延续下来成为哈尼族的传统文化。而现在有些旅游景点为了赚钱,故意混淆长街宴的习俗,跟风嫁接,摹仿照搬,山寨版的长街宴风行大江南北,践踏文化欺骗游客。遭到众人嗤笑的还有“抛绣球招郎君”的假婚俗,这种表演几乎南北大地各旅游景点都有,无论什么民族都以这种统一的方式“招亲”,这愈演愈烈的假婚俗,欺骗的是广大游客,破坏的是传统的婚庆文化。



在假冒伪劣横冲直撞的当今,无中生有制造几个假的景点,编几条骗人的传说易如反掌,也更具吸引力。台湾省彰化县鹿港镇一条有着200年历史的窄巷子名为“摸乳巷”,这原本是说明巷子的狭窄,如果一男一女迎面而过,男的就会碰到女方的乳房,正是这个带有香艳色彩的地名,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探密,“摸乳巷”也变成了旅游景点。当鹿港镇的“摸乳巷”火了之后,全国各地就衍生出许多条“摸乳巷”“摸奶街”。比比皆是的山寨版“摸乳巷”“摸奶街”也变成了“名胜古迹”,甚至连当地导游嘴中讲出的历史故事也是为吸引游客而编造的假民间故事。



这些所谓的民俗节庆及炒作的假名胜古迹完全堕落为赤裸裸的商业化形为,甚至连当地老年人也不清楚这些民俗起源在那里,也不知自小走过的老巷子名叫“摸乳巷”。经过这样的粗鄙化的打造,最后的结局是:古老的民间记忆没有了,纯朴的生活状态没有了,传统的文化内涵也就没有了,人们在低级下流的炒作中丧失了对文化的自尊与自信,在粗野庸俗的传说中也失去了对天地的尊崇与敬畏。



既然有假民俗、假古迹,民俗活动中也会有假道具。如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土家族厄巴舞的面具演变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相传厄巴舞起源于五代后期,最初的目的是通过祈禳祭典活动,反抗彭氏土司统治,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迫求。早年表演者头上是戴棕皮的手绘面具,现已改换成了儿童玩耍的塑料猴面,表演者虽然还穿着棕衣,还是模仿猿猴的动作,但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乡土的气质和个中独特的文化精神已经荡然无存,传承了千百年来的庄重仪式感就在这个塑料片中殆尽消亡了……



流传于中国大地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蕴藏着人民大众精神层次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信念,这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共同给自己与后人精心制作的精神食粮。虽然有些民间习俗中多多少少掺入一些迷信色彩,这也是古人与大自然抗争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它在漫长的过程中引导人们走出迷茫与困惑,一直走过了昨天走到了今天,这其中必有它存在的根源和理由---因为民俗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或者是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假民俗的形成因素多种多样,情况也较为复杂。有些传统民俗是受现代文明的强烈挤压而消失的,有些传统民俗是受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袭而消失的。从某些方面来讲,一些带有严重迷信色彩的民俗消亡是好事,但把它放在传统文化意义方面来讲,有些民俗的消亡应引起我们深思;而有些带有明显的作假的伪民俗大行其道,这更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个别商家为追逐利益把谎言重复千次变成真理情有可原,而一些地方政府却要为虎作伥、置事实于不顾,放弃绝对原生态的、真正优秀的传统的人文历史精粹,而去花大钱另搞一些没有一丝文化含量、背离客观事实的假民俗,这是令人不解的,也是不能容忍的。可以说,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这才是真民俗缺失,假民俗横行天下,最后导致真民俗彻底消亡的主要原因。



三、假民俗摄影泛滥的根源


民俗摄影是人类的文明记忆,是历史的真实纪录。民俗摄影是摄影者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分析、思考、选择所捕捉到的真实的民俗事件与典型的民俗人物形象。民俗摄影必须以客观真实的拍摄对象为文本,力争摆脱人为摆布加工的干扰,准确无误地把民俗实事客观地纪录下来。因此,真实性也成了民俗摄影唯一的评判标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真正合格的民俗摄影者寥寥无几,真正好的民俗摄影专题更是少之又少。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是当今假民俗泛滥,假民俗泛滥下的假民俗摄影更是泛滥,甚至成灾。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民俗摄影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拍摄素材,摄影者只有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延伸民俗摄影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影像文本的内在价值与社会价值。但是,在处处充满功利性的今天,有相当一部分民俗摄影人对民俗摄影不下苦功夫,急功近利,热衷于参加民俗摄影团,追赶少数民族节会,一窝峰式的热热闹闹,盲目猎奇民俗节日与民俗风情。这类摄影人不从传统文化方面下功夫,只是看到传统文化的表面美,不能理解传统文化深层次上的内在美,就无法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只能附庸风雅地刻意模仿那些假民俗摄影的光影效果,流水线式地重复那些假民俗的表象元素,导致民俗摄影出现消费化、假象化、表象化、碎片化等系列问题。横行天下的假民俗摄影不但不能使真民俗得以保护和传承,相反,它正在以“劣币驱逐良币”的姿态干扰真民俗摄影的普及与提高,其造成的危害正在破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纯粹性与唯一性。



假民俗摄影除了思想内容的虚假,在拍摄过程中也以不同方式的表现出虚假与造假。从当前看,摄影人喜欢打卡的假民俗基地有:福建霞浦的海滩养殖,福建杨家溪大榕树下出早工,湖南小东江的清晨撒网,丝绸之路上的骆驼队,坝上草原上的万马奔腾,桂林漓江上的老渔翁等等。应运而生的是一些民俗摄影团背后的商业化运作,把这些造假“窝点”当作民俗对外“打包出售”,一些民俗摄影者也乐此不疲。据曾经参加摄影团的一位摄影人透露,这样的拍摄过程都有套路化的准备,从场景、人物、服装、道具等一应俱全,组织分工明确,拍摄方式井然有序。而且还有所谓的摄影老师现场指导——多大的光圈、多大的速度、什么焦距的镜头、最佳拍摄点和拍摄时间都有固定模式,即使初学摄影的人,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设置好各种参数,只要按动快门就能拍出唯美的“摄影大片”,也能从中体验一把所谓摄影家的感觉,这样获取的“摄影大片”也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圈粉”。



被民俗摄影人视为摄影“圣地”的福建杨家溪大榕树下的出早工,实为几位村民自导自演的假民俗闹剧,晨雾也是烟饼燃放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在“雾气”腾腾的晨光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牵着老牛与挑担的老妇在大榕树下面走上几趟,一阵阵快门声响过之后,表演者拿到了出场费用,拍摄者也获取了“摄影大作”,一场又一场的假生产闹剧就这样不断地重复着上演着……且不说这是否就是广义上的民俗风情,就单说这棵大榕树下的老翁、老妇与老牛,这是生产习俗的真实场景吗?为了博他人眼球而人为设计的情节还能叫做民俗摄影吗?再说老翁身上的这件蓑衣,天不下雨为何穿上蓑衣?如今的农民那有蓑衣可穿?真正的蓑衣已进了民俗博物馆,农民只能穿塑料雨衣,因为塑料雨衣价格低廉,几元钱就能买到一件,而一件编织精细的蓑衣,售价上百元,已经成为工艺品啦!如果这些摄影者把自己当作旅游者,拍摄这类照片纯粹为了自娱自乐,也都无可厚非,别人更是无权指责。但有些摄影者却有意把这些照片当作民俗照片发表出来,其性质也就变了,是涉嫌故意造假,这也违背了民俗摄影真实性的原则。
再如广西漓江上的渔翁与鸬鹚,这也是摄影者最喜爱拍摄的所谓的生产习俗:夕阳落下,红霞满天,一叶竹排,一盏灯火,几只鸬鹚,还有一位天不下雨始终穿着蓑衣的老渔夫……摄影人都知道,这样拍摄的照片曾多次发表在摄影报刊上,也经常出现在国内外摄影展览及评奖台上,最为出名的一张照片是澳大利亚摄影家纳维勒琼斯拍摄的题为《回家》的作品,获得2014索尼世界摄影杂志“国家奖”澳大利亚赛区一等奖。其实,当地人都明白,这种落后的捕鱼方式早已淘汰了。另外,真正下水捕鱼的鸬鹚喉部都系有一根绳索,以防止鸬鹚抓到鱼后就到吞进腹中,而这些摆拍照片中的鸬鹚脖子上都没系绳子,一看就知是假捕鱼。据一位拍摄者透露,在这样的表演中,鸬鹚的命运是最为悲惨的,它帮助若干的摄影者拿过国内外摄影大奖,然而大奖的背后是鸬鹚们被老渔夫一次又一次地按入水中,刚出水的鸬鹚就会不停地抖动翅膀,抖水的动作才更有视觉效果,这样过分地追求表现力不仅没有增加民俗摄影的叙事性,反而淡化或削弱了民俗摄影的真实性和史料性。

民俗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共同的生产、生活习惯,一种习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之后,再以一种表现形式展示出来,就成为一个地区的一种民间风俗。它主要表现在有着广泛性的群众基础,共同认可的群体性是它鲜明的独有特征。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国际大奖后,一些急功近利的摄影人也步老谋子的后尘,专程去山西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拍摄红灯笼。从电影艺术方面讲,电影中点灯、挂灯、封灯等情节离奇,故事感人。可是,民俗摄影者不能因为故事情节的艺术性而忽略了故事内容的虚假性,更不能以个体性的虚构冒充群体性的民俗,把在乔家大院拍摄的红灯笼假冒山西民俗拿出来发表或者展出,将不明真相的观众引入歧途。还有一些摄影人热衷于拍摄沙漠骆驼队,把淘汰的沙漠驼队当成了真正的生产习俗来拍摄,早晨拍驼队走晨光,傍晚就拍驼队走落日,即是没了晨光落日,就拍摄骆驼队行走沙脊,表现沙丘的明暗对比美。这样的骆驼背上没装载任何货物,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假运输,而一些摄影人却把这些沙漠驼队的照片拿出来充当真民俗摄影投稿发表、参加展览或参加评选。其实,这样的民俗摄影毫无真实性可言,与民俗摄影真实性原则大相径庭。这种违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拍摄方法,已经不是给民俗摄影“注水”的真假问题,而是直接影响到民俗文化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确保每位参团影友都能有所收获”,某民俗摄影团的广告中就这样注明以此招揽生意。相当一部分摄影人也深谙摄影团去的这些地方是能出大片、出美片的摄影“圣地”。据本人采访调查,热衷于参加民俗摄影团的摄影人有两大类:一类是初学摄影的人,根本不慬什么是民俗摄影,交上一笔价格不菲的参团费用,即可在这些地方获取几张“佳作”,误认为自己水平已经与摄影名家相比肩。还有一类摄影人是摄影界的“老法师”,他们不愿深入生活,不想长期积累,怀着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抱有参展、发表、获奖的功利性的目的,不择手段,急于求成,随心所欲制造假民俗,拍摄假民俗,妄想以此成名成家。

我们暂且不谈这种拍法是否可行,即便不行,可能有人会说,这类的民俗摄影团一年火过一年,这样的拍摄影方法一个跟着一个学,这样的假民俗照片层出不尽,为什么不行?可能有人也会说,因为这样的照片“好拍”,也“好看”,这就是理由。连当农民都知道这样做“就像演戏一样,如此违反客观规律的造假,拍摄的照片却常常获奖”,这又是为什么?


从这无所不在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摄影当前出现的严重问题。曾服务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长达32年的金牌摄影师麦克·山下(MichaelYamashita)在上海接受媒体访问时,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对中国摄影师的看法:“我在中国观察很久,发现中国摄影师拍的东西是假的,过度技巧性的东西太多,大多是摆拍和设计的场景,而作为一个国际摄影师是不能预置场景的,一定要把真实的东西给大家。”


比民俗摄影团造假更为可怕的是,某些地方政府或某些摄影协会也在有组织、有目的地去做这种性质的摄影活动,而且还以新闻摄影采访的名义,邀请媒体摄影记者及摄影名家到现场拍摄,想方设法组织农民制造情节,导演摆布农民进行拍摄,让原本穿着平常衣服的农村妇女穿上节日盛装,配金戴银地下到田地里干农活,表现所谓的新农村、新农民、新风俗。这种导演、摆拍的假生产习俗,彻底脱离了当前农村的真实生活,严重违背了民俗摄影真实性的原则。一些非严肃、不专业的摄影媒体与评奖机构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将这些貌似完美的民俗摄影照片不断地充斥到版面上和网络上,甚至登上了摄影大赛的领奖台,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冲淡了现有的、稀有的、珍贵的原生态民俗,而且还给后人研究民俗预设了剥离虚伪、分辨真假的障碍和难度。因为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严肃性,这真实与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传承了上千年上百年的民俗文化也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究其假民俗摄影泛滥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破坏民族民俗文化,这样获取的图像只能为拍摄者获得虚假的名声与暂时的利益。另外,许多民俗摄影人仅是停留在记录民俗节庆、婚丧嫁娶等肤浅层面上,没有深入到现实的生活中挖掘民俗文化深层次的精神灵魂。希望有责任的摄影者深入到生活之中,从民俗的外化表层进入内在肌理,以求真务实的拍摄方法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因和文脉传承,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现新民俗


优秀民俗摄影作品的产生总是与时代的政治、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工程,传统的农耕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乡村的民俗也在消失或变异,同时也涌现出一些新的民间风俗与生产习俗,这是体现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民俗主题,希望引起广大民俗摄影人的关注,民俗摄影人也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不断涌现、发展、传播的新民俗进行挖掘、记录和整理。尤其是在传统文化遭工业化浪潮侵蚀的当下,从历史角度看,发现、挖掘、记录新民俗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的社会形态、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的人口构成等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雨后春笋般的新楼房,丰富多彩的新生活,新创办的农民丰收节等都是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新民俗、新节会。但这类新兴节会、新民俗却常常被摄影人所忽视,热心拍摄新民俗的人较少,能把新民俗拍摄到位的人更少,能把够新民俗这个题材拍摄好、表现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当前从事民俗摄影的人不在少数,但并非人人都适合民俗摄影,许多摄影人不会用影像语言讲述故事,这是大多数民俗摄影人的一个短板。民俗摄影者要刻苦学习、深入研究,既要对民俗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与高超的摄影表达能力,学会用相机镜头展现民俗事实,用视觉语言讲述民俗故事。



时代的进步和变迁,时时刻刻都推动着农村发展,影响着农民生活。正在发展进程中的农村处处留有时代的痕迹,过上富裕日子的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也会发生一些新鲜有趣的故事。2015第二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期间,我到凤凰县山江镇拍摄赶场,亲眼目睹了当今苗家的新变化,感受到苗族山民的新生活,拍下了一组反映苗家生活新变化的民俗照片。其中《线帽热销苗山寨》这张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过去,湘西一带的苗族中老年妇女多喜欢戴蓝色花头帕和黑色丝头帕。这两种头帕都是层层相叠、高高耸立,以高为美,因高而奇,大而笨重。如今在湘西山区,不仅儿童和年轻女子喜爱毛线帽,就是中老年苗女也戴上了轻便暖和的毛线帽。戴高大头帕的苗族妇女越来越少了。《苗家新行当》中的苗家妇女身穿节日盛装,从景区的民俗表演者正在客串为景点里的土导游,纯朴的笑脸里流露出幸福的满足感。《领取养老金的日子》是从推行农村养老政策,为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发放养老金这一切点入手,真实地反映了当今农村老年人后顾无忧的幸福生活。还有村村寨寨通公路,苗家山民乘坐汽车外出赶场。苗家山寨里的婚纱影楼,橱窗里展示的都是西式婚纱,洁白的西式婚纱已经替代了堆满苗绣、挂满银饰的苗族传统结婚嫁衣,现代的新式婚俗正冲击着苗族的传统婚嫁风俗。在赶场日里,吸引苗寨山民的不仅是吃穿生活用品,还有高效快捷的新式农机等……这些随处可见的苗家农村新面貌、新事物、新生活恰恰能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变革,展示出湘西山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军旅歌唱家宋祖英歌声中的《小背篓》,曾经是湘西大山中的一道靓丽的民俗风景,而今天,这道风景正在逐渐地消退,过去背过小背篓的苗家女子,如今已背上了新潮的双肩包,在一群小背篓中也显示出艳丽的色彩……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湘西花垣县边城镇(原茶峒)一家专卖竹制品的小店采访过,据经营者讲,双肩包正在取代竹背篓,其真正的原因在于双肩包新颖,物美价廉,三四十元就可买到一个质量上乘的。而传统的竹背篓,工艺复杂,编制成本较高,一个普通的背篓售价上百元,一个编制精细的背篓售价高达五百元。虽然双肩包不可能完全取代小竹篓,但总有它存在的因素,一是受外来文化影响,二是受当地市场经济影响,从中可以看到湘西新民俗的产生与湘西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及经济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个人认为,这组反映湘西苗家山寨新变化的新民俗摄影,无论是人物的精神状态,还有人物的着装打扮,还有传达的内容情节,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可成为农村新民俗摄影的一个范本,亦可成为社会学的分析调查报告。中国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与发展的历史反思,这是当今新民俗摄影构成的重要元素与主题思想。我相信,这些新民俗影像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量,年代愈久远,隐藏在其中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亦就愈发鲜明地彰显出来。



当前农村发展现实证明,“民俗节日”也不是当前农民的真实生活习俗,“节日盛装”更不是少数民族的日常服装。民俗摄影必须坚持追求真实的原则,决不能让功利性的、商业化的、甚至是低俗的造假摆拍大行其道,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真实,才是民俗摄影者努力的方向。事实求实地讲,当今农村的真实状况是受城乡一体化的影响,有些旧的传统、旧的文化、旧的民俗还没有完全消失,而一些新观念和新事物又迅速不断地涌现出来,新的民俗逐渐生成并成为新的民俗样态。也就是说,当前的中国农村是处在一个留有旧痕、又有新变的新旧交替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民俗摄影必须贴紧现实生活才能创新出新。记录社会发展与变革,反映农村新面貌新民俗,并不是靠一个程式化的丰收场面、一个脸谱化的皱纹笑脸、一排标准化的新楼房就能体现出来的。作为一名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民俗摄影人,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扣紧发展主题,合准时代节拍,面对社会现实,融入人民生活,才能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在具体实践中,要通过以小见大的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中细微观察,在熟悉中寻找陌生,在共性中觅取个性,以独特的视角、专业的呈现,就能拍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民俗摄影作品。敏锐的观察方法、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独到的感知能力,是民俗摄影人发现新民俗的基本能力。记录时代变化、讴歌时代发展也是时代赋予民俗摄影者的基本要求和任务。


民俗不仅是乡村生活的标本,也是现代城市生活的产物。民俗摄影者不要把目光紧紧盯在农村传统民俗节日与民俗活动中,除了注意观察发展中的新农村中的新民俗,也要把目光由农村转到城市,突破民俗摄影的边界限制,在城市民俗领域开辟新的版图,创造新的民俗影像世界。城市民俗是新民俗生态系统的基础,目前尚处于生长期,正因为稚嫩,也更显珍贵。如:如方兴未艾的大妈广场舞,正成为城市街头新的民俗风情;火爆城市的街头婚妙摄影与异彩纷呈的酒店婚礼,这是婚俗文化新变化所带来的新婚姻风俗;还有改革开放后新创办的节会,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大连国际服装节等等,这都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新兴起来的新节会。有学术眼光、有历史责任的摄影人一定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之中,本着先锋意识和历史自觉,有目的地去关注、记录和研究城市新民俗,从中反映现代城市的新变化。



民俗摄影所拍摄的内容是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的现实也是民族民间文化历史,这本身就涉及到民族学、民俗学、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若干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学术性内容。所以,民俗摄影不能只做纯表面的记录,要把摄影采访与调查研究二者有意识地结合起来,提升民俗摄影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促进民俗摄影的普及与民俗文化研究的健康发展。



五、拍摄民俗要有责任和担当


表面上看,民俗摄影与纪实摄影、新闻摄影比较接近,都具有客观记录的真实性原则,但民俗摄影除了其真实性以外,还有其固有的纯粹性,这个纯粹主要表现在它自身的知识性、学术性与权威性。



民俗摄影是文明的记忆,是历史的纪录,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所以,它要求拍摄者不能只做纯表象的客观记录,必须强调民俗摄影的知识性、真实性与史料性,否则就失去了民俗摄影的存在价值。从某些方面讲,民俗摄影属于纪实摄影的范畴,但与纪实摄影相比较,民俗摄影更强调其客观真实性。这里所说的客观真实性,与纪实摄影的主观真实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个客观真实则是指画面内容所反映的民俗事件及相关人物能达到的绝对真实准确无误,也就是指民俗摄影本质上的客观真实,而不是脱离民俗事实和违背民俗规律的主观真实。



如何拍摄民俗摄影?摄影者首先要有历史观念和人文情怀,学习熟知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礼仪,掌握民族与民俗之间的相关知识,深入到民间大众之中挖掘民俗文化遗产,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熟知民俗文化活动及生产民俗动态的历史状况以及在今天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然后再以摄影的记录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民间活动与民间习俗的各个方面,还要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完整记录民俗文化的特点、特性及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中国民俗摄影题材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或那样的民俗活动,都是可以拍摄的民俗摄影题材,但要把民俗事件及民俗人物拍好、拍全、拍出精彩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民俗项目繁杂,很难用一张照片或几张照片准确地反映出民俗事项的全貌及本质,这需要用系列、组照及专题来表现。摄影组照与摄影专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求摄影者对所拍民俗活动要有事先的了解,熟知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从中选择能够说明事物本质的瞬间形象进行有重点的拍摄,充分展现出民俗活动的真实面目,完整记录民俗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状态以及人物形象表现出的民俗精神状态。从采访学来讲,只要深入生活,熟知生活,对拍摄的民俗题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把握住民俗摄影的特点,用相机镜头语言展示出民俗摄影的独特性。



如:本人多年跟踪拍摄的中国秧歌节这个民俗摄影专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胶州秧歌比赛,到胶州秧歌会,再到胶州秧歌文化节,一直到现在的中国秧歌节,三十多年来,这个节会更名多次,我始终没有放弃这个题材的跟踪拍摄,坚持了三十多年的全面拍摄记录,付出大量的艰辛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影像资料及文字资料。2018920日中国秧歌节开幕当天,我把这三十多年的秧歌照片精选出一部分,配上一篇文章,制作了《中国秧歌节:在欢乐中扭出激情的节日》的公众号,推出当天点击阅读量就突破十万人次。这个摄影专题成功的背后是本人对民俗摄影严谨、求实的拍摄态度和持续不断的探索与追求。



通过这个事例说明,真正有价值的民俗摄影作品本身,除了可读耐看之外,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与学术性。有人说,一个好的民俗摄影专题就是一篇民俗学术论文,这毫不为过。因为它能通过民俗摄影作品的外在形式反映出民俗活动的深刻内涵和本质意义。



研究民俗历史文化、熟知民俗学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一个专门的学问,应归属于人文学中的历史学科,同时也涉及到文学、艺术及宗教等学科。因此,它要求民俗摄影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民俗意识和一定的文化素养,只有把民俗研究与民俗摄影结合起来,才能使民俗摄影做得更扎实、更深入、更有成就。从某些方面来讲,一个真正的民俗摄影者,既是用摄影做学问的文化学者,又是有学问的人文摄影家。不懂得民俗文化的民俗摄影者,只能算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并不能成为合格的民俗摄影家。这不仅已被大量的实践所证明,而且是民俗摄影的学术性所做出的特殊规定。



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民俗摄影者提供了很好的拍摄素材,只有深入了解和充分认识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延伸民俗摄影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民俗摄影图像文本的价值。本人长期生活工作在青岛,对青岛怀有深厚的思想情感。这座城市只有百年多的历史,却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民间传统节会众多,而且各有特色,如:天后宫新正庙会,海云庵糖球会,田横祭海节,胶州秧歌会、中国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节会及新创办的现代节会,为民俗摄影者提供了大量的拍摄素材。本人对这些民俗节会坚持长期跟踪拍摄,其中对几个主要节会进行长达三十多年的摄影采访,写下了近十万字的相关文章。这些民俗文章与民俗影像结合起来,组成一部青岛民俗节日的影像总汇,2006年由青岛出版社出版了中英文对照的大型摄影画册《节日青岛》,这本具有人文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摄影画册,至今已三次出版印刷,成为青岛对外宣传的主要画册之一,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节日青岛》这本画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到青岛参观旅游,了解到青岛古老的民俗风情,感受到青岛现代的热情与奔放。这本摄影画册成功的背后是本人对青岛节庆民俗的文化积累和历史沉淀,成功的因素是影像内容的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还有主题思想的深度与广度的集中展现。从这个事例可以说明,搞民俗摄影,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急功近利,只要做好拍摄选题,就要以苦行僧精神去跟踪拍摄,这样才能在民俗摄影领域研究出相应的学术成果。



有的民俗摄影者,缺乏相应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也缺少相应的民俗学经验和民俗知识,虽然坚持民俗拍摄的拍摄,但在实践中都是无意识、不自觉的盲目拍摄,积累了大量表象华丽毫无民俗内容的“空镜头”。这种摄影方法能积攒照片若干,但无法编辑成一条有分量的摄影专题,更不能系统地制作成为一本摄影画册。本人的经验是先选定主题,然后再去跟踪拍摄,或在实践过程中自动纠正偏差,有目的地选择重点进行拍摄,其间也要从事社会调查与理论研究,这样坚持拍摄数年之后,就会积累若干具有史料价值和文人价值的民俗摄影作品,只有达到了足够的储备量,才能将摄影作品及文字资料一起结集出版。近几年来,一些有思想有追求的摄影人大多出版了个人民俗摄影画册,这是作者对自己的总结和肯定,也为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做出了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有的摄影者误以为出版画册之后就完成了使命,就把这些图片及文字束之高阁,多年之后甚至被遗忘,难以继续发挥作用,十分令人可惜。本人的做法是:每出版一本画册,就把画册中的图片及文字,还有电子版设计稿全都捐献给青岛市档案馆,再免费赠送十本画册,使这些已经形成完整资料的民俗摄影资源得以延续使用,进一步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效用。事实证明,只有把民俗摄影作品转化成文献史料,民俗摄影才能通过文献史料的形式延长其生命而源远流长。



做好民俗摄影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提高人们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民俗摄影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深刻认识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紧紧抓住民俗事件及民俗人物的本质内容坚持长期拍摄与跟综采访,从而拍摄出既有强烈民俗特征,又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优秀民俗摄影之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具有文献意义的民俗影像志,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些传统民俗是受现代文明的强烈挤压及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袭而消失灭亡的,这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某些地方政府受经济利益驱动,公开糟蹋、破坏民俗文化,这是导致真民俗缺失、假民俗横行天下的主要原因。另外,有些摄影人怀着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抱有参展、发表、获奖的功利性的目的,不择手段,随心所欲地制造、拍摄造假民俗,一些非严肃的摄影媒体也在不经选择地发表假民俗摄影,从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假民俗摄影泛滥的重要根源。从事民俗摄影要有文以载道的担当精神和求真明理的思想意识,在深入现实生活与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认真追求民俗影像真实,努力传播民俗文化寓意,才能履行好民俗文化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



(该文是在2019第四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新时代新征程: 中国精神的影像表达主题研讨会》上的发言,其中最后四、五两个章节的部分内容以 《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现新民俗》为标题,发表于20191115日《中国摄影报》第九版)

作者简介:徐崇德,主任记者,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其摄影作品及摄影论文多次发表于《中国摄影家》《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大众摄影》《摄影世界》等专业报刊上;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摄影展览20多场;有多幅摄影作品在俄罗斯、乌克兰、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展出并被政府部门及艺术机构收藏;出版有《节日青岛》《奥运青岛》《石阶路上的青岛》《国际视角看青岛》《四季松岭》等个人摄影作品集。
▲崇德摄影公众号系原创作品,读者可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