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藏地拾美记(十三)——罗鹿鸣

2013-12-11 21: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805| 评论: 0

摘要: 第13日,西藏日喀则 江孜县 白居寺 浪卡子县 满拉水库 卡惹拉冰川 羊卓雍湖 晴天 每天都是起早摸黑,今天也不例外。5点半钟起床,6点钟出发,我们打着手电从二楼下到停车坪,酒店已有一拔人先我们出发了。当我们离 ...

13日,西藏日喀则 江孜县 白居寺 浪卡子县 满拉水库 卡惹拉冰川 羊卓雍湖  晴天

 

每天都是起早摸黑,今天也不例外。5点半钟起床,6点钟出发,我们打着手电从二楼下到停车坪,酒店已有一拔人先我们出发了。当我们离开日喀则,这座高原古城还在睡梦之中。

向东南方向的江孜县进发,90公里路程,我们走了两个半小时。一路上迎接黎明的到来,更期待高原辉煌的日出,直到7点半,太阳才在远方的地平线懒洋洋地露了一下脸,像害羞一样,很快就藏到云层里去了。不时地有透过云层的阳光撒到大地上来,也仅仅照到高山的头部,快到8点时,绿色的田野才沐浴到太阳的金辉。

公路两边,田园广袤,风光如画。绿油油的青稞地十分宽阔,早起的牛队像海马出没在碧波之中,人工种植的杨树、柳树、榆树一排一排,如波峰浪尖,平畴旷野一直延伸到远远的山脚下。两边的山都没有山峰,像包子馒头一般圆缓,见不到一棵树木。而山脚下往往有藏族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这一带是年楚河上游的冲积平原,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3900米,气候温和,农田万顷,用沃野千里形容全不为过。怪不得,日喀则被称为“西藏的粮仓”。

8点半,公路南边的一座并不太高的山头上,有十余座碉楼拔地而起,昂立天穹。像是古堡遗址,被晨光镀上一层英雄的光辉。十几分钟后,我们便来到公路北边的江孜这座英雄的城市。

 

江孜县城有600多年历史,在上个世纪初就跻身于西藏的三大城镇之列,仅次于拉萨与日喀则。江孜人民在中国近代史上,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反抗外国侵略者、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壮歌。我们顾不上吃早饭,来到了宗山古堡下的“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缅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19044月,英国侵略者600余人从亚东向北入侵到江孜,江孜军民坚守宗山古堡,以土枪、大刀等原始武器拼死抵抗,与洋枪、洋炮的敌人浴血奋战。他们组织千余军民趁夜偷袭英军,将其歼灭。6月,英军援军赶到,江孜军民继续鏖战,最后弹尽粮绝,所有勇士宁死不屈,全部跳崖以身殉国。电影《红河谷》就取材于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仰视宗山,悬崖峭壁上那座白色的城堡,在我的眼中更加高大雄伟起来。

 

我们观光的重点是白居寺。这个寺院在西藏林林总总的寺院里独树一帜。形成了萨加派、格鲁派、噶举派和平共处于一寺的局面。我的印象中,青海久治县有一个宁友寺,也是一个格鲁派和觉囊派的混合寺院。白居寺还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菩提塔是该寺的标志,它吸收了缅甸、尼泊尔、印度及汉族宗教建筑元素,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达10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分为塔基、塔座、塔身和塔瓶等部分,共9层,高32米,有108个门,由近百间佛堂重叠而成,形成了“塔中有塔”的奇观。万佛塔的外型也与众不同,是西藏地区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的佛塔之一。

我在白居寺的几个大殿转完之后,又交了15元摄影费登上万佛塔拍摄,光影正好,宗山古堡立在悬崖峭壁之一,更显巍峨险峻;沿山脊有一道红墙,将白居寺围在山下,起到屏障作用,在阳光下蜿蜒着红颜;万佛塔的壁画丰采精美、塑像造型生动;提着稣油罐一层一层给稣油灯添油的男女老少,他们的虔诚与慷慨也能打动我们这些看客。总而言之,今天的片子效果不错,特别是在广场上拍的经幢,更是神品。高达数丈的经幢直刺蓝天,太阳从东边的宗山露出脸来,我将其放在经幢的顶端与颈部,分别拍了几张逆光片子,太阳光芒四射,一串葫芦一样的光斑直投下来,光影中仿佛有菩萨打坐其中,亦真亦幻,美妙无比。

江孜除了重点拍摄白居寺与宗山古堡之外,它的汽车站候车、上车、下车、送别的人们,会给我们的镜头热闹而温情的画面,集贸市场熙熙攘攘、讨价还价的人们展示了西藏第三大城镇热闹的场景,街上店铺与来来往往的马车、拖拉机、背篓人都是人文拍摄的好素材。

 

从日喀则的江孜县前往山南的浪卡子县,我们也从204省道转入307省道。只七八公里,便经过了一个绿色的田园和绿树环绕的村庄,上面不远处有一座水库,它像一块长长的碧玉耳坠,挂在山的耳朵上。山上写着四个白色的大字:“满拉水库”。水库里面,悬崖高峻,上面拉着一条又一条的经幡,一直连接到米斯拉山口巨大的经幡柱,柱上的经幡又横空跨过公路拉到对面的高坡上。几个少男少女拦住我们,死緾硬磨地要求我们买经幡。我花了30元买了一根十米长的,小女孩便飞快地将其系在经幡柱上,拉到水库这面的坡地上。有一个伙伴也被緾得失去了耐心,花了100元买了一根长经幡,机灵的小伙子猴子一样倏地窜起爬到经柱上,将经绳系在高处。另一个小伙子则拉着另一头横过公路,爬到对面的山上,将其系在产在那里的铁杆上。高原风过,经幡飞扬起来,美好的愿望与祝福也降临到祈福者的身上。

从斯米拉山口往东,跑了近一个小时,按我们的车速,应在30公里左右。这里是一条较宽的山谷,栽种着各种鲜花与作物。油菜花竟开得十分绚丽夺目,如金毯一块一块、断断续续铺在谷地上,与大片大片的青稞相映生辉。还有零星的垄状的、块状的红花、蓝花镶嵌其间,美艳无比。而一边的山顶是红色的,戴着蓝天的帽子,系着白云的围巾,另一边的山顶却是白雪皑皑,正人君子一般注视着谷地的一切。我们在这里尽兴地拍摄,凝固这美好的天地山川。

 

卡惹拉冰川在望,半个小时,我们即投入它的怀抱。

中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冰川大国,共有冰川46298条,冰面积59406平方公里,快接近宁夏自治区的面积了。我国因是高山冰川,比苏联、美国、加拿大的冰川更为壮丽。卡惹拉冰川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一是它是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冰川,就在公路边;一是它南面海拔6647米的卡日峰是年楚河和羊卓雍错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我们在遥远的地方就能感受到它的雄威。三是它周围都是冰川地貎,它自身就是宁金抗沙冰川向南漂移后形成的悬冰川。

天老爷还算赏脸,我们在翻山时,冰川还有一半罩在云中,待我们来到它的脚下,厚厚的云先是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我称之为“天眼”,天眼给特别的蓝欢迎我们的到来。然后,两眼不断睁大,扩瞳,将整个冰川的头盖全部揭了开来。两个山峰的冰帽汇向山的鞍部,像巨瀑一样流下山坡,快到山脚的下垫面时却止步不前,将冰舌悬在山上,看样子有2米厚吧。冰舌下的冰碛垄黑乎乎的,与洁白晶莹的冰舌形成黑白分明的两个世界。与不规则的冰舌与冰碛垄之间形成雪线,这个雪线,离我们直线距离也就是二百米吧!

我爬上一个小山包,那里有两根高大的经柱,经柱下立着两块大石头,左边一块写着几个醒目的红字:“红河谷拍摄点”;右边一块写着一行红字:“乃钦康桑峰,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下面有两行小字:“此地海拔5020米,主峰7191米。”再抬头一看,还有一座经幡立在雪线下,更多的经幡挂在山脚下、公路旁。五颜六色的风马蓝旗像是在对雪山冰川絮絮叨叨着无尽的情话。

 

卡惹拉冰川离浪卡子县城30公里,我们大约40分钟就到达这个简朴的县城。县城就在羊湖边,吃完川味午饭,立马就与羊湖见面了。

“羊湖”全称叫羊卓雍错,藏语一说为“天鹅之湖”,一说为珊瑚湖。在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冈巴拉山与卡惹拉山之间,海拔4446米,面积将近700平方公里,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它形如蝎子,湖南细长,绕湖一周有250公里,它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共同被誉为西藏的“三大圣湖”。它湖水清澈晶莹,像高原上一颗偌大的蓝宝石,明亮润泽,光艳动人。

我们顺路先拍羊湖湖畔的草场和田野,由近而远是金色的油菜花,青草与黄花、红花交织的牧场,暗红色的香薄生长的沼泽地,蓝蓝的湖面,褐黄色的山峦之上是白云缱绻的蔚蓝的天空。恰恰有一个藏族女子牵着一匹马走过,成为绝佳的中景,也为这大美湖景增添了人文意蕴。湖边被油菜花包围的、藏乡特色浓厚的藏村,穿过田地的色彩鲜艳的藏家妇女,从岸上急忙忙扑楞楞跳下水的黄鸭,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图。而在专建的码头边,可以与湖水亲近戏水,在此交3元钱便可利用经幡、牛头、铭石作前景拍湖光山色。

当然,拍大景与全景最佳处是在岗巴拉山口。而我们的车居然在这个地方没有停。在我们的强烈抗议下,在山背停了下来,我们操上家伙返回,爬了六七百米才回到居高临下拍羊湖大景的地方。站在这里的观景台,远方是宁金抗沙雪峰屹立,像一尊银色的山神,守护着碧玉般的温婉动人的羊湖姑娘;近处,山道弯弯,油茶金黄;羊湖静睡在群山的怀抱里,安祥和美,蓝蓝的湖水,像是被蓝靛染过的绸缎一般,平展展地铺在地面,阳光与云影之下,浅蓝、深蓝、墨绿、翠绿,多姿多彩,如梦如幻,令人爱怜不已、陶醉不堪,这种醉生梦死、意气豪达的感觉,颇有“生不愿做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豪迈之情。

与羊湖匆匆相见,却一见钟情。羊湖啊,你是大山的魂魄,草原的精灵,心灵的家园。这里草野无边,黄羊漫步,犲狼出没。这里裸鲤鲜美,水鸟啭鸣,天鹅击水。这里毛皮软洁,氆氇高贵,羊肉奇香。白天,你天空飞云,奇幻如梦。入夜,你星河纵横天宇,天地万籁俱寂。晴天,你秋高气爽,阳光纯澄。遇雨,你空山迷朦,云影天光。俗人见了你,会超尘拔俗,圣水长云。智者见了你,会晓风残月,得道成仙。

而我呢?真想跳进你的明镜中,淹死在你的秋波里,成为一个快乐的、纯洁的水鬼!!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热门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