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民俗摄影——人类的记忆

2012-2-17 08: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92| 评论: 0

摘要: 民俗摄影——人类的记忆 时间:2011-11-07 23:5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46 次民俗摄影人类的记忆 沈澈 一、从实践认识民俗摄影 一个新摄影门类的形成,以及对她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实践。 我初识民俗摄 ...

民俗摄影——人类的记忆

时间:2011-11-07 23:5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46 次
民俗摄影人类的记忆 沈澈 一、从实践认识民俗摄影 一个新摄影门类的形成,以及对她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实践。 我初识民俗摄影,是从1980年自行车旅行创作而始。经过满世

民俗摄影——人类的记忆

沈澈

一、从实践认识民俗摄影

一个新摄影门类的形成,以及对她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实践。

我初识民俗摄影,是从1980年自行车旅行创作而始。经过满世界的周游,我来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纯朴淳厚的民俗风情,丰富奇民的节日活动,绚丽多姿的服饰形态,使我“走火入魔”般地陷入到采风摄影的狂热之中,原定一年的自行车旅行创作计划已无法结束了。虽然为延长采风,我付出了昂贵代价,但却奠定了我终生从事民俗摄影的基础。第二年的采风,我改“满天飞”为选点深入,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一年之中,我仅采访了四个少数民族地区,无论从拍摄的质量还是采访的深度都大大地超过了前一年。实践使我悟出一个道理,要拍摄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风情民俗,了解、查询有关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1983年,我承接外文出版社《滇西北风情》画册的拍摄任务。由于在北京时就提前将五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各类节庆活动作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制作了每个民族的资料档案卡片,因而使7个月的采访创作没有顾此失彼,比较合理地作安排,最大限度地完成了拍摄任务。尝到甜头,一发不可收拾。回北京后,有空就读民俗学、民族学的书籍,并开始把所拍图片按照民俗学的分类标准,按地区、民族内容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和归档。通过学习才知道,原来民俗学有那么广泛的内容,而且绝大部分民俗活动的视觉效果都极强,拍摄思路豁然大开,呈现在我面前的天地如此宽广,等待去拍摄的题材永无尽头,一个酷爱摄影的 “狂热分子”,从此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找到了归宿,找到了终生为之奋斗的“铁饭碗”!

二、民俗摄影的特性

民俗摄影主要属于纪实摄影范畴,民俗摄影要注重民俗活动、民俗事件的真实性。有些民俗活动的报道还可以属于新闻摄影的范畴,但无论如何不能受摄影者摆布、异常。拍摄者只有对准备拍摄的民俗事件事先做过大量的了解和采访,凭着自己娴熟的技艺,以及对事物特有的敏感和预见,才能拍出能够体现出“突出性事件”和“突发性瞬间”的优秀民俗图片。

与新闻摄影不同的是,民俗摄影可以做到对事件发生的典型瞬间有更大的预测性。这种预测的程度取决于摄影工作者拍摄前对有关资料的掌握和深入采访的程度。因为任何民俗活动都会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脉络,民俗文化经文字、经口传,会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重复总是在一条主轴线上延伸,更容易被拍摄者预料。民俗摄影应该是一种学术性的摄影门类,从事民俗摄影的专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学者。

民俗摄影与一般地拍摄民俗图片还有所区别。现在不少摄影作者开始转向,拍摄一些反映汉族或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照片。这些大都局限在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某一风俗范围内,而民俗摄影是将所有的民俗事物提高到民俗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从宏观上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全面的挖掘、拍摄和整理工作。从事民俗摄影的专业人员不仅从单一的民俗活动或民俗事件资料中寻找要拍摄的内容,列可以从长年积累的民俗知识和拍摄经验中寻找“比较民俗”这一更为开阔的思维与视觉天地,从而拓宽自己的拍摄思路和确立更为丰富、有更高研究价值的拍摄选题。

民俗摄影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具有更强的社会性。但由于民俗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礼仪等生活习俗,直至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和文化活动,民俗事物的可视性又极为强烈,要把民俗提高到文化的高度上,把拍摄民俗活动提高到更宏观的认识上,就需要向有举或有志于拍摄民俗题材照片的朋友展示出更广阔的民俗摄影的天地。

很多摄影工作者实际上早就开始拍摄民俗题材的图片。由于没有意识到民俗摄影这一新的摄影门类的概念的意义或涵义,还没有更宏观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工作,以至于使自己的采访和拍摄工作,无法更加自觉地体现出摄影创作以外所应该具有的更大的效益,所以常常发生“杀猪只吃里脊肉”的遗憾现象。

民俗摄影的社会性还表现在任何民俗事物都可以找到与它相对应的或能与之相比较的民俗事物。很多民俗活动还具有边疆性,这就给摄影作品提供了更强的可视性,所以民俗摄影更需要有一大批专业的和业余的热心者来合作完成对某一民俗活动的更系统、更完整和更有研究价值的采访拍摄工作。有时为了对一个涉及面广而又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民俗活动进行报道或收集民俗资料,往往需要组织十几个甚至数十个乃至更多的民俗摄影家同时进行采访拍摄。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拍摄,往往比个别摄影家自行拍摄的结果更好,更有效,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急需有一个专业的民俗摄影组织来直辖市、引导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和组织工作,使我国的民俗摄影工作更有成效更正规。

还有,为了不至于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造成民俗文化的断层,为了挽救更多的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我国不但需要有一个权威性的民俗摄影机构来组织民俗摄影活动,还必须尽快地组建起民俗图片库,有计划、有步骤地征集、组织拍摄各类民俗图片,并系统地分类、整理、归档。这是一件繁杂而宏大,需要投入较大人力、物力却极有意义的工作,在民俗文化资源上堪称“超级大国”的中国,在世界民俗摄影事业中应该是无与伦比的!

在民俗摄影中不能不注重积累。无论是民俗知识还是民俗活动的采访技能,都与作者工资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按照民俗摄影特有的规律认真做好先期调查研究和学习,民俗摄影的失败率几乎为零。凡是老资格的民俗摄影工作者,都可以从各个普通的民俗活动现象中发现实质性内容,从而提前做好充分的拍摄准备。一旦预测能力与拍摄的技术准备相结合,就不会只顾光影、构图效果而失去拍摄民俗事物本质的机会,就不会为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民俗摄影经验的积累,往往决定着一个摄影家的创作质量。同一场合的活动,有的摄影者可能有拍不完的内容,有些新手则只能听见别人的快门声咔嚓咔嚓不断,自己却半天按不下一次快门。

从事民俗摄影,深度采访和系列报道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民俗摄影中,尤其要强调深入生活,只有了解了各种民俗活动的准备工作、进行阶段、高潮以及结尾,才能拍摄出有说服力,有研究价值,更能被读者接受、喜欢的照片。在民俗摄影中,“系列”的概念很多,可以以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俗活动作为一个系列,也可以以贯穿多个民族,多个地区的某个专题作为系列;可以是以一个民俗的相比作为系列,也可以把不同民俗的对比来作为系列。总之只要把拍摄民俗照片的工作提高到宏观的高度上来认识,就能形成“横排,竖比”皆成文章的境界。

三、民俗摄影的职能

作为民俗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民俗摄影具有极强的可视性。一个训练有素的民俗摄影家在进行实地拍摄时,已经把摄影的技术“忘记”了。他们的视线始终盯在民俗事物演变、发展的关键,他们总是希望自己拍摄的画面更知识性、学术性,希望画面中的环境、人物能够反映出民俗活动的本质意义。真正的民俗摄影家既是利用摄影来作学问的学者,又是一个有学问摄影家,民俗事物丰富的内容为民俗摄影工作者提供了无限的机会。从世界性的民俗学研究活动看,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利用照片来论证自己的研究专题。可以预测,在世界性的民俗学研究中,一种不分国籍、不分民族,无语言障碍的新型“图片式论文”必将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走上民俗学研究的论坛。作为挽救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民俗摄影有其独特的作用。随着经济、交通的日益发展,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的冲击会快使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包括一些汉族偏远山区)的传统风俗消失殆尽,特别是一些没有文字、靠口头传播文化的少数民族,他们与汉民族同化的程度会更快。用摄影手段来挽救、收集、整理这些地区和民族的民俗文化,为后人积累一座有现场感、可视性又很强的民俗文化宝库,已成为当代民俗摄影工作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形式将比单纯的文字考察记录更被读者接受,越是系列的、较完整的内容,也就越具有研究价值。

民俗摄影更具摄影的民族性,所以民俗摄影作品的文化交流活动就更具有世界性,更不受时尚潮流影响。民俗摄影作品展览对国内将是一种并非枯燥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祖国的稳定和统一。民俗摄影作品对外展出,则有利于我们同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并且能够弘扬祖国56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中国民俗摄影的现状与前景

笔者曾访问过日本和韩国。日本国除大和民族以外,还有一个少数民族,而韩国则是单一的朝鲜民族。但是,就是这两个幅员极小的国家,民俗摄影活动却令人刮目,仅韩国每年出版的民俗图书、画集,就不下数千种,活跃在韩国各地的民俗摄影家们每年都有新的奉献。他们有自己的组织,每年都举行各种类型的拍摄和研讨活动。我曾访问过一位民俗摄影家,他自己的家就是一个小小的民俗图片库,仅仅是他拍摄的韩国萨满教的活动就出版了系列画册十多套,近百册!我在汉城访问期间,他除了带我去参观、拍摄诸如巫室、古老的崇拜活动以外,更对中国具有无尽的民俗摄影题材羡慕不止,他说,如果到中国拍片,就是活500岁也不够。 (责任编辑:admin)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热门图片

返回顶部